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文化大观
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国博开幕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2023-11-08 12:00:00     【字体: 】    

11月7日下午,“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特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中共余姚市委、余姚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承办,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执行承办。

微信图片_20231107211544.jpg

展厅现场 赵腾泽 摄

据介绍,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命名,主要分布于浙江东北部的宁绍地区东部和舟山地区。1973年,河姆渡遗址初露端倪,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奠定了河姆渡文化在整个中国考古学中的特殊地位。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使河姆渡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几乎家喻户晓的一支。时至今日,河姆渡文化仍在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干栏式木构建筑起源、南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等历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微信图片_20231107211553.jpg

展厅现场 赵腾泽 摄

本次展览通过“古渡新声”“潮起东南”“探海溯源”3个部分,展出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塔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生动呈现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

该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11月8日开始对观众开放。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