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南省琼剧院出品的原创琼剧《路博德》于2023年金秋十月在海口市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引起热烈反响。
《路博德》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烛照史实,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感。说该剧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是说路博德其人其事确实存在。据史籍记载和学者考证, 路博德,生卒年不详,西汉武帝时期西河平州(今山西离石)人。早年任右北平太守,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时,路博德从属于骠骑将军霍去病帐下,击敌有功被封为符(邳)离侯。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派使者出使南越国,由卫尉路博德屯兵桂阳作为后应。元鼎五年秋(前112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汉武帝拜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征南越。元鼎六年冬(前111年),伏波将军挥师番禺,招降越人。元封元年(前110年)征战海南岛,设儋耳、珠崖郡。后路博德因罪被削去侯爵,贬为强弩都尉。太初三年(前102年),武帝派路博德筑于居延(今内蒙古境内),抵挡匈奴。太初四年(前101年),曾被派去涿邪山(今蒙古国境内)与因杅将军公孙敖会合共击匈奴。天汉四年(前97年),路博德领一万多步兵与贰师将军骑、步兵会合共击匈奴。此后长待居延至死。

不但路博德历史上确有其人,路博德平南越开琼也确有其事。据史籍记载和学者考证,南越国(或南粤)(前203年—前111年)经赵佗创建后历传赵眜、赵婴齐、赵兴、赵建德五世。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共历93年。南越国建于汉朝建立之前。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南越国王赵佗经由陆贾的劝说,曾于汉高祖时期、汉文帝时期两度臣服于汉朝。这种臣属关系中间虽一度中断,但大部分时候,南越国是作为汉朝的外藩属国而存在的。南越国与汉庭之间虽各有猜忌,但也一直相安而立。元鼎五年秋(前112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同年秋,汉武帝共派出四路“楼船铁马”平叛。四路大军中,在平定南越时真正起到作用的只有楼船将军杨仆的水军和伏波路博德的陆军。杨仆生性残暴,到达番禺(今广州市)后驻守于城东南,夜幕降临时,杨仆军攻克番禺并纵火烧城。路博德军到达番禺后驻守于城西北,他并不急于攻城,而是派遣使者与城内越人沟通,招降越人并赐汉朝印章。第二天清晨,城中越人都降伏于路博德。路博德可谓“兵不血刃而定全粤”。而逃亡西去的贼首吕嘉、赵建德也在路博德的追查下,分别被南越郎官都稽和路博德的校尉司马苏弘所擒获。所以在平定南越的过程中,杨仆虽然战功更为显赫,但威名却不及路博德。杨仆所建儋耳郡下辖5县,路博德所建珠崖郡下辖11县,明显后者规模要大,影响要广。加上儋州地区一直叛乱不断,几经平定后最终被并入了珠崖郡,珠崖郡影响日益扩大。正是这次平定南越,汉武帝才在海南设置了儋耳、珠崖二郡,掀开了中央王朝对海南直辖统治的第一页。所以,伏波将军路博德被南越人民尤其是海南地区的人民当作开琼第一人的英雄来看待。对路伏波的赞颂和推崇从未间断,当地人多建“伏波庙”供奉他以表思念。《路博德》截取路博德踏上珠崖后富于戏剧性的几个片段,艺术地再现了“伏波开琼”初期的史实,故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说该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是说该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精神引领,立意深远,主题鲜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交融互鉴。各民族同胞都是骨肉兄弟,都可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好享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作为新时代中华儿女的自信与自豪。《路博德》通过路博德兵不血刃、以德服人,妥善处理水军与俚人的矛盾,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路博德》成功地塑造了路博德、路夫人的形象。路博德是剧作的主人公,他北征匈奴之后,因南疆告急,奉旨挥师南下珠崖平叛。他胸怀广阔,以珠崖太平,俚汉共睦,南疆稳固为奋斗目标。为此他忍辱负重、勇于担当。初到珠崖,被当地俚人误解,要求他烧毁楼船以证明他不同于反贼吕嘉。路博德深知“国之重器干系大,擅自损毁怎面君”,但为了大局,断然下令烧毁楼船,自断后路。吕福等乔装为汉军水兵射杀多猛的胞弟,嫁祸于汉军。他秉持刀不血刃的理念,在被多猛等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殴时,始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表明清白,揭穿敌人阴谋,他置生命安危以不顾,淡定从容,接了多猛的三箭,冰释凶手之嫌。他带领水兵帮群众耕地种田,赈粮开井,除恶助农。他独力破阵,降服三吕,感化犯人,解救被劫持的峒娘拜英。他侠骨柔情,与夫人伉俪情深,当吕福劫持其夫人做人质,逼他撤兵,他坚决拒绝,斩钉截铁地说“不可”,忍看爱妻坠崖身亡。路博德是西汉时期为了民族团结和珠崖开发建设甘愿付出一切伏波将军形象。
路夫人虽然不是剧本的主角,但同样光彩照人。路博德北征匈奴时“染恶症”“张告榜寻名医”。被誉为神医的路夫人“揭榜进帐”“日日施针熬汤药,夜夜守护迎朝晖”,两人由此相识相爱而结婚。路博德挥师南下不久,路夫人追随而来,她发挥特长,救了因难产生命危于旦夕的峒娘拜英,使其母子平安,获得垌主敖葛的信任与敬重。吕福投毒下井,路夫人进山采集解毒的草药。井毒获解,但她因此被吕福劫持到虎跳崖。面对吕福的威胁利诱,路夫人对路博德说:“路郎,为妻宁愿一死,也不可撤兵啊”“只要你保得珠崖息兵乱,为妻我粉身碎骨心也甘”。最后,趁吕福不备,头撞吕福落崖,同归于尽。巾帼不让须眉。她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她与路博德形象交相辉映,奠定了剧本成功的基石。
剧作将路博德、路夫人置于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彰显其英雄本色。《路博德》设置了三组矛盾冲突,一是路博德与当地俚人的矛盾冲突,二是水军的内部冲突,三是路博德与叛贼吕嘉的矛盾冲突。由于南粤丞相吕嘉弑主斩使,起兵反叛,其心腹南粤将吕福等将兵大肆杀戮、抢夺。所以,当路博德奉令率领汉军到珠崖(今海南岛)平叛时,被俚峒峒主敖葛等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误解。他们认为“吕嘉楼船一到,把我俚峒天上飞的,水中游的,田间种的,家里藏的,全都抢走!”“你与南粤丞相吕嘉无二样!”“你的楼船比吕嘉的还大,定是来抢!”大呼“滚出俚峒!……滚出珠崖!””除非毁掉你的楼船,我才信你”。路博德为了消除群众的误解,断然下令将军粮分给俚人,烧毁楼船!副将卫弘提醒:“楼船乃国之重器,烧不得”“楼船一烧,退路斩断”。但路博德认为“珠崖未靖,遑论退路!”亲自投火焚烧楼船,取得了俚人的信任。与此,惩戒思乡心切,吵嚷着要回家水军士兵,稳定军心。但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吕福指使手下乔装为水军士兵,用水军的箭射杀多猛的胞弟,以挑拨俚人与路博德关系。多猛不明真相,一口咬定凶手是路博德的人,非要绑走路夫人偿命。若要证明水军不是凶手,路博德必须受多猛三箭。路博德毅然接受多猛的挑战,纵身跃上山石,并以自己高超的武艺,躲过了多猛的三箭,化解了矛盾。
如果说,以上两次正面冲突,主要是路博德与当地俚人的冲突,叛贼吕嘉手下的南粤将兵隐藏在幕后,那么第六场戏他们则走到前台,与路博德公开较量,将剧情推向高潮。吕嘉的手下吕福等南粤将兵先是使用一系列下三滥手段,如劫持峒娘拜英母子,放火烧草寮,投毒下井等,都被路博德一一破解。最后,吕福等趁路夫人给群众解毒时,将她劫持到虎跳崖,以处死路夫人相威协,企图逼路博德撤兵。吕福还拿着吕嘉的魔剑,布下七彩剑阵,致使路博德一时无法救人。关键时刻,路夫人趁吕福不备,头撞吕福落崖,同归于尽。总之,《路博德》随着这三组矛盾冲突的逐次展开,戏剧情节起伏跌宕,收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与剧情一波三折相配合,《路博德》场景调度张弛有致。第一场俚峒荒野。依山傍海。惊涛阵阵,旌旗猎猎。敖葛等俚民持鱼叉、砍刀、锄头与路博德、卫弘等水兵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第二场开头,日照荒野。俚女和水兵载歌载舞插秧忙,一派祥和景象。接着路夫人到来,夫妻战地团聚。剧情气氛为之舒缓平和。第三场月黑风高。吕福等南粤将兵装扮成水兵,射死俚汉。多猛等众俚人高喊报仇,要绑走路夫人偿命。路博德纵身跃上山石,一连接了多猛两箭,当众俚人射出乱箭时,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气氛紧张而诡异。第四场路博德的临时寓所,路博德与夫人忆往事、诉衷肠,讲理想,最后双双舞剑,场面温馨感人,气氛祥和。第五场吕福等南粤将兵劫走峒娘、纵火焚烧民房,投毒下井,气氛渐趋紧张,为后面高潮的到来作了必要的铺垫。第六场吕福等人劫持路夫人至虎跳崖,威逼路博德撤兵,矛盾冲突白热化。路夫人头撞吕福跌下悬崖,同归于尽。剧情至此达到高潮。“尾声”:卫弘等与俚女,茴香与多猛拉红绸过场。童声响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众人与路博德依依惜别。剧情热烈而又温馨。“尾声”写多猛烧官船,与第一场路博德被迫烧楼船相呼应,既使结构缜密,又升华了主题。
《路博德》语言个性化,简洁传神。如第一场的对白:
敖葛:“吕嘉楼船一到,把我俚峒天上飞的,水中游的,田间种的,家里藏的,全都抢走!”
路博德:“王师决不损俚峒一草一木,不拿俚人一针一线。”
多猛:“哼!吕嘉前脚走,你后脚就到,你们定是一路货!”
路博德:“不!吕嘉反叛,生灵涂炭。路某此来,保境安民”。
敖葛与多猛的对白句子简短,通俗浅白,怨气冲天。路博德的回应,针对性强,掷地有声,对仗工整,有文言的韵味,显示出中原文化与珠崖文化的差异。
再如唱词。
路博德:灭罢大火救峒娘/ 扬鞭策马疾如风/ 密林深处狼嗥鬼叫/夜黑风高难辨西东/ 大江挡道倒木成桥/披荆斩棘向前冲/统南疆,举百废/昂霄耸壑平险峰/任凭风狂千层浪/赤诚动天定伏恶龙。
这段唱词以七言和八言为主,偶句押韵。内容上抒发了路博德披荆斩棘的大无畏精神,誓以赤诚感动上天,一统南疆的豪情壮志。
路夫人:路郎!只要你保得珠崖息兵乱/为妻我粉身碎骨心也甘/我盼俚人长安福/我盼太平驻海南/到那时孤岛处处春风暖/莫忘了面海告妻把喜报传/倘若真有轮回来世转/愿与郎再续金玉缘。
这段唱词长短结合,契合内在感情韵律。具体而言,内含三层意思:一是表现她“保得珠崖息兵乱”“粉身碎骨心也甘”的牺牲精神;二是表达她“俚人长安福”“太平驻海南”“孤岛处处春风暖”的期盼;三是抒发她来生“与郎再续金玉缘”深沉真挚的感情,感人肺腑。
总之,原创琼剧《路博德》是一出歌颂民族团结的大戏,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者俱佳的舞台艺术作品,是弘扬琼剧艺术的重要收获,也是为海南人民敬仰的伏波将军路博德立传的一座丰碑。
2023年12月28日于相晖苑
作者系广西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作协副主席、评论家,北部湾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