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周六,“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广西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林园正和同事们在馆里忙碌着,不停地测试直播系统,为群星合唱团新年音乐会首次直播做准备。这是林园及其同事们日常工作的缩影。10年来,林园在岗位上孜孜以求、不懈创新,为全民艺术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群艺馆是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培训中心、创作中心、研究中心和娱乐中心,群众在群艺馆要有学习艺术的机会、体验文化的空间、展示才艺的平台及放松心情的环境。”多年来,林园带领全馆同志用心做好群众服务。
非遗学堂、年宵花制作亲子活动、箜篌国风音乐会、贺岁影片放映……打开柳州群艺馆网站,各种活动精彩纷呈。艺术普及免费培训常态化、网上服务等不仅成为该馆特色,也为柳州市县区文化馆艺术普及工作做出了示范。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柳州群艺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培训和服务工作。林园介绍:“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柳州民族特色旅游县,侗族大歌、琵琶歌是每个旅游点必备必看的项目,我们馆2016年起启动了侗族大歌、琵琶歌免费培训,不仅进社区、学校、机关,还进景区培训演员队伍,进村寨帮助建立大歌队。”
2021年,柳州群艺馆将免费培训升级为“百花艺校”,同时打造了全新的“百花U课”,利用场馆、师资优势及社会力量,让艺术普及线上线下同时开花。该馆的培训课程数量及服务人次逐年增加,如今在市民中已是“一课难求”。林园说,来自群众的肯定和激励,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因柳州群艺馆老馆于2003年拆除。为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群艺馆,林园主动与发改、财政、建设等多部门对接、汇报、沟通,在场馆功能、设备配置采购、运营经费、业务用车、人员配备等方面,为群艺馆争取支持。
在多方支持下,2015年新馆建设立项,2017年底动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林园亲力亲为,带领业务骨干考察先进文化馆,召集专题讨论,参与项目建设的全部环节,方案设计图纸、建设清单等材料堆满办公室。项目建设后期,林园更是带领团队进驻现场,连续半年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工地上。
2021年3月,总面积4.3万平方米的新馆建成启用,一跃成为国内面积最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群艺馆,推进了柳州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如今的柳州群艺馆,既有接地气的广场舞又有高雅的天鹅湖,既能听柳州山歌又能欣赏交响乐,既有现代文明又可唤起记忆乡愁。多元化专业化、零门槛无障碍服务,让群众在群艺馆能各取文化所需、各觅艺术爱好。林园心中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在林园眼中,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上台能演下台能教,台前能讲台后能编,要掌握与群众打交道的技巧,能适应上山下乡的艰辛,更要跟上新时代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和群艺馆发展的步伐。
为了增加队伍凝聚力、提升队伍业务素质,林园想了不少办法。她首先将经费向业务部门倾斜,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同时,为了激励职工创优争先,林园还和班子讨论决定,从绩效总额中预留一部分奖金设立班子奖励基金。“每年开展年终评审,奖励先进。”林园说。
林园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提升场馆效能等方面多思考,考虑与社会合作,优化场馆功能,开发文化研学、艺术学娱等项目,继续探索市馆与县区馆的艺术普及联动,加强年轻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