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走上“代表通道”。吴晨说道,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使首钢园区展现在世界眼前,这里也成为点燃北京高光时刻的焦点之一。在规划设计当中,首钢园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使西山永定河高耸的冷却塔等“工业颜值”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经过长达10年的伴随式设计,今天的首钢园尽显钢铁本色,向世界展现了山、水、工业颜值和城市活力的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真正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有幸长期参与北京城市建设,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落实在我们的设计当中。”吴晨说,“首钢园区的惊艳亮相凝聚着北京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持续探索与努力,凝聚着首钢园区众多建设者、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辛勤付出,大量的老旧工业建筑更新为民用建筑,原有的工业结构形式与工业建筑遗存风貌和崭新的使用功能相融合,我们完成了这一世界性的挑战与课题。”
对于发生在北京胡同里的城市故事,吴晨说:“曾经的什刹海由于过度的商业和旅游业开发,环湖的滨水公共空间和周边的胡同拥挤不堪,环湖步道有9个节点,被不同的经营单位占据,无法通行。经过我们的精心设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打通了所有的环湖步道,形成了连续6公里长的人行步道。在这之后,我们又对西岸的荷花市场进行了整体的梳理与提升,完成了功能业态、建筑立面、景观环境的设计统筹,拆除了违建,清理了滨水平台,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持续性地参加了占地达到88公顷的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与复兴的设计工作。”吴晨讲述道,“这里始于700年前的元代,有着北京保留最为完整的胡同的格局。工作中,我们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梳理,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测绘,一家住户一家住户地访谈,按照一院一策的设计原则,保留了老院落古朴的风貌,使四合院达到结构安全、设备完善、建筑宜居的标准。我们还创新提出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院理念,为老街坊老住户量身打造老胡同新生活的人居环境。今天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做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