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
是各方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千千万万的人因这条阳光大道而更加幸福,
脸上洋溢喜悦的笑容。
笑容洒满“一带一路”,
见证“一带一路”走过第一个蓬勃的十年,
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2023年7月25日,莫桑比克马普托省皮科科村学校的孩子们站在装有中国援助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房屋前。“万村通”项目旨在为非洲国家的1万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项目2018年在莫桑比克启动,为该国1000个村落、2万户家庭和3000个公共场所安装卫星电视设备,提供电视信号和节目,覆盖农村人口达250万。
2023年9月19日,当地员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的中国援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展示秧苗。中国援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承担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培训、农机展示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示范等职能。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当地农户在稻田里给杂交水稻脱粒。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在此设立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当地政府提出的“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储蓄”愿景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2023年6月13日,在坦桑尼亚姆万扎省米松圭,当地工作人员凯尔文(左二)与同事接通水管后赢得当地居民鼓掌欢呼。坦桑尼亚姆万扎卫星城供水项目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民生工程,在缓解项目范围内居民用水问题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岗位培训、就业机会。
2023年10月6日,儿童在肯尼亚内罗毕的蒙内铁路内罗毕站内等待登车。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建设的首条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
2023年2月23日,在塞内加尔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中国第19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内科医生郭良华与患儿碰拳。中国第19批援塞医疗队共14名队员,来自福建省宁德市,2021年11月抵达塞内加尔。两年来,医疗队共接诊门诊逾1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开展巡回医疗逾3000人次。
2023年6月26日,在埃及苏伊士,巨石埃及计调物流部副经理迪娜(右)与丈夫毡布车间副经理阿卜杜拉合影。2012年,中国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巨石埃及)在埃及苏伊士成立。坐落于红海之滨的巨石埃及,使埃及玻璃纤维行业实现从无到有,有效带动当地矿产、包装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蓬勃发展,助力埃及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同时,培养了大量人才,是中埃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成果。
2023年4月13日,老挝工作人员在中老铁路上开行的D8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上表演。当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昆明至万象间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作为中老共建“一带一路”标杆项目,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书写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佳话。
2023年10月17日,乘客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拍照。当日,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通车后,雅加达与万隆两城间旅行时间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
2023年8月29日,游客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前拍照留念。由中企承建的“一带一路”项目佩列沙茨大桥2022年通车后大大缩短了通往克罗地亚南部的旅行时间,对当地交通、旅游和经济等产生重要影响。如今,佩列沙茨大桥已成为克罗地亚南部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