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最新要闻
毘山:国家级遗址迎来“开学第一课”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4-09-02 03:36:35     【字体: 】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来自湖州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初二年级的50余名同学正徒步前往仅与学校一路之隔的毘山遗址考古现场,开展名为“探索毘山遗址,共鉴商周文化”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毘山遗址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现正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吴兴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进行第6次发掘。历次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因新发现距今3000年前高等级建筑基址群,实证为殷商时期浙北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核心聚落遗址而入围当年央视十大考古新闻,同时入选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对于每天站在学校走廊就能看见的考古现场,能够深入其中,拿着小铲子刮一刮,同学们难掩兴奋之情。

“在现场,我们要注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驻毘山工作站站长闫凯凯向同学们讲解了怎么辨认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怎么清理遗物、拼接遗物等等,在闫队的仔细讲解下,同学们对于相关考古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站在探方旁纷纷跃跃欲试。

“闫队长,这把小铲子是叫洛阳铲吗?”“闫队,为什么这些挖掘出来的都是碎片,那怎么知道哪些碎片是一家的呢?”同学们一边进行着考古体验,一边将心中的疑问一一向闫队请教。

挖掘体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动身前往省考古所毘山考古队驻地,参观了遗址出土文物库房。“你看!这个就是我上学期用橡皮泥捏过的文物,原来它叫陶鬲”,“我们之前捏过的文物这里竟然都有诶!”学生们各自回想着捏过的作品,在展架上一一寻找着,这一刻,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璀璨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触手可及、可感可悟的真实存在。今年是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在库房外,来自市、区文保所的工作人员与在场学生作了交流分享,介绍了四普的相关内容和湖州文物资源情况。

“在今年全新的人教版历史课本上,着重介绍了商周文化,毘山遗址所代表的马桥文化作为商周文化的一部分,今天这次活动也是对学生课堂内容的一个延申,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那一段时期的历史”带队老师姚老师跟记者交流道。

据悉,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大力实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浙江探索“十大行动”,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士轩作为省首批文化特派员之一,与湖州市吴兴区湖东街道富田家园社区结对,将重点推进毘山遗址的展示利用以及后续的文旅融合项目,接下来他将联同省考古所、市文保所、区文保所一起在各个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举办“毘山故事会”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与湖州四中共同成立“毘山少年考古学院”社团,将遗址保护和学生们的历史课外学习相结合,做到更立体的展示,通过开展一系列面向大众的考古文化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走进毘山历史、了解商周文化、增强保护意识、传承华夏文明。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