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醇厚的唱腔,细腻动人的表演,无缝衔接的灯光转场,美丽如画的舞台画面……作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入选剧目,10月14日晚,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创排的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惊艳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此次展演活动于2024年7月至10月在京举办,从新时代以来全国创作生产或复排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中遴选40部在京演出。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跟随着剧情,观众走近了一代名医李杲。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生于真定(今石家庄正定),为金元四大著名医家之一,也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两个小时的演出,跌宕起伏的故事、优美深情的评剧唱腔、古朴雅致的舞台布景令观众沉醉在剧情之中,剧场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全体演员登台谢幕,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有观众竖起了大拇指,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石家庄市艺术研究院重点打造的一部剧目,旨在深入挖掘河北正定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河北故事。
为将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打造成一部艺术精品,特邀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边发吉任总顾问。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担任艺术顾问。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佃贵担任中医顾问。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梁勇担任历史顾问。知名编剧李乃毅、王景恒执笔,中国戏曲学院教师马笑执导,由剧团青年演员挑大梁,演员平均年龄30岁。
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创排,进入剧本创作阶段,七易其稿于9月初形成排演本。2023年3月,该剧在石家庄成功首演。同年11月,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台、评剧剧种唯一一台剧目入选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亮相温州大剧院。今年5月晋京演出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至今,经过反复打磨提升,越来越赢得各界的好评。
该剧将创作视角对准中医药学,题材独特,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在艺术呈现上,该剧突出了评剧艺术本体,演员和乐队展现了评剧艺术的精髓;整部剧坚守了燕赵文化的气质,让人看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
有专家特别提到,站在当代文化高度回溯历史,以文化志、地方志、人物志“三位一体”的融合方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戏剧艺术作品。钩沉历史,展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医德医风的伟大,评剧《东垣大医》艺术特色独具一格!专家认为,该剧的创排是对传统历史剧领域的新开拓,为传统戏曲剧种的丰富性做出了新贡献。
随着该剧不断上演,导演马笑也很感慨,“戏曲舞台上关于中医题材的作品很少。有幸能遇到这样一个题材,遇到这样一个院团,遇到这一班演职人员。大家始终秉承‘一棵菜’的精神,去创作和打磨这部作品,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李杲,了解中医药文化。”
对于此次参加“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团长张志辉表示:“能将河北正定历史文化名人李杲呈现在全国的舞台上,以传统戏曲形式弘扬中医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河北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内涵,在更大更高的舞台上讲好石家庄故事,讲好河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