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绣是从古老的苏绣发展而来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其名称源于晚清民初时期著名的刺绣大师沈寿。她以独创的“仿真绣”技法,将西洋油画的用光、用色特点融入传统刺绣之中,使苏绣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沈寿创作的《耶稣像》《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等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于1915年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
110年前,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南通女工传习所”,聘请沈绣大师沈寿担任第一任所长兼总教习,从此沈绣技艺在江海大地得以代代相传,名满天下,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1月25日,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展示“沈绣”这一独具江海文化特色的精湛技艺,由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主办的“锦绣溢彩——周占贤沈绣艺术作品展”在浦东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
本次展览将从艺40余年的江苏大工匠、“沈绣”第四代传人周占贤及传承者张天驰创作的60套79件精品力作一一进行呈现。展览分为“人物篇”“山水篇”“花鸟篇”“传承篇”等,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将沈绣独有的“仿真绣”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出至2025年1月5日。
(文/毛 伟 蔡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