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最新要闻
结课汇报|由《进京》看京剧的前世今生: 探索京剧艺术的生存发展之路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4-12-02 02:35:32     【字体: 】    

《演出艺术前沿》是一门深入当下演出行业管理现状,探究行业前沿发展的实践类专业课程,生动展示了表演艺术管理现象与规律。课程基于对表演艺术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关注行业、了解演艺机构的艺术家或艺管人、观察并生发对行业现状的理性思考、推荐并传播美好的舞台艺术作品。

授课教师:柏静 结课形式:采访报告

汇报顺序一览:

1. 徐嘉欣 徐筱 于灿——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廿一熙园·评弹书场)

2. 贺子婷 李府阳子 黄洁——上海开心麻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4年度大戏《出马》)

3. 何喆琳 王雪——南京市京剧团

4. 顾蕾 朱萸 张璐瑶 张雨霏——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

5. 陈奕馨 高辰阳 张雨杉——上海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

6. 钱从骁 莘东霖——南京即兴戏剧厂牌“巴适即兴”

7. 徐浠睿 王榆然 江京昇——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导语

2024年11月,带着激动与期待,我们对南京市京剧团团长、京剧《进京》制作人王珏进行了专访。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进京》,一同走进南京市京剧团,探索京剧艺术的新机遇和新发展。

南京市京剧团成立于1962年,至今已走过了60载光华。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把“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遵循“三并举”政策,在传统戏的继承上、新编剧的创新上同步发力,陆续推出了《大明城墙》《梅园往事》《鉴证》《进京》等原创作品,连续四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引发关注。

采访对象:王珏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市京剧团团长,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自2015年至今先后推出新版古装京剧《胭脂河》原创京剧《大明城墙》《梅园往事》《鉴证》《花好月圆》《进京》等原创精品剧目,完成金陵三部曲,四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以及江苏艺术基金、南京艺术基金项目资助。并连续荣获五届紫金京昆艺术节紫金奖、优秀剧目奖、南京市文学艺术奖、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荣誉。2018年组织策划与国家京剧院建立《结对共建》项目协议;与北京京剧院建立《战略合作》协议;先后成立李卓群工作室、于魁智工作室,为剧团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京剧《进京》简介

京剧《进京》改编自著名剧作家邹静之先生的电影剧本《进京城》,讲述了平凡戏曲艺人历经艰辛创立艺术新生命的故事。乾隆时期,青年武生演员汪长生,是扬州春台班的希望,不甘心当身份卑微的戏曲艺人,遭遇重重劫难。京城名角儿岳九,被人陷害,逃往扬州。凤格格懂戏爱戏,从中引荐,两位戏曲天才相见恨晚,结为师徒与生旦搭档,汪长生领悟了戏曲的博大精深,甘愿为戏曲艺人的尊严奋起一搏。恰逢乾隆八十庆寿,尽管危难丛生,汪长生和岳九毅然挺身进京城,合演大戏义薄云天,震惊朝野!随着一辈辈戏曲艺人赴汤蹈火,燃烧生命之光,挺直腰身站起来,精魄凝聚为一门璀璨的艺术——京剧!

“书写京剧传人自己的史诗与征程,彰显国粹艺术至美的赤诚与精粹,重现华夏文明独特的魅力与豪迈,感召民族魂魄现实的皈依与认同。”

——卢昂 京剧《进京》总导演

剧目创排

京剧《进京》这部剧是由《进京城》 电影改编而来 ,请问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选择它呢?

在2018年底,我接到了南京著名媒体人梁平老师的电话,邀请我观看这部电影的首映礼。我被深深吸引,尤其是看到我的同学们在电影中的演出,特别是梁杠子这个角色的扮演者,他本身就是京剧中的小花脸演员。我意识到我们对徽班进京的历史了解不足,尽管它和我们每个京剧人息息相关。电影的传奇色彩让我决定将其改编为京剧,目的是了解历史、传承京剧、展现江苏地域特色和大运河文化、致敬京剧艺术大师。

王珏团长接受采访

京剧《进京》 创排过程中有哪些创新?

这个故事的元素,包括表现的形式,音乐、舞美、服装等等这些方面都比较有创新,我们多次到扬州去实地考察,比如大运河博物馆、盐商府邸、园林建筑、大街小巷等,观察当时戏班的驻地。在舞美方面,我们的设计师童为列老师在参观个园的时候,在二楼的亭子上面,透过花园看到墙上的窗户,透过窗格发现亭子上面的房梁和雕花,得出舞美设计的灵感,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实现舞台瞬间变成戏台、变成后台、也可以瞬间变成码头、府邸、花园等不同场景。

服装设计方面是再次和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蓝玲老师团队合作,以清代的真实历史为依据,通过搜集老照片、老绣片等,重现了清代的款式和刺绣纹样,着重突出清晰准确的人物感和历史感。

同时,我们第一次用了流行音乐做主题曲,邀请了实力唱将屠洪刚老师来演唱,第一次尝试用流行音乐的方式,为我们最先发行了主题歌MTV,仅在抖音的播放量就达到五千多万,用来作前期的宣传预热,并且将主题歌贯穿全剧。起到了良好的反响效果,使京剧《进京》迅速出圈。

舞美实地调研与MTV拍摄现场

京剧《进京》 剧目创排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哪些挑战?

首先,从2018年到2023年跨越了五年的时间,中间还经历了特殊时期,但是我们全团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落地。

其次,到了2023年年中,又出现了演员选择的困难。首先,角色对演员的要求严格,且在全国范围内可选择的演员范围少,完全符合条件的更少。比如武生角色汪长生,演员需要武生出身且嗓子好,外貌上也有一定的高标准,同样,岳九角色的难度更大,经过了多方选择,我们终于找到了艺术家宋小川老师和青年武生周恩旭来担纲,他们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周恩旭 饰 汪长生

宋小川 饰 岳九

然后,演员学唱的时候又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因为这个唱腔是我们这个戏的一大特点。当时徽班进京的年代,还没有完全形成西皮二黄的唱腔体系,为了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唱腔设计和作曲朱绍玉老师查询了许多的相关文献资料,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编的唱腔将非常多的昆曲、扬州小调、高拨子、花拨子等融合到音乐创作中,演员学习起来非常难,但是他们最终克服了困难,精彩地唱出了京剧诞生初期的声腔状态。

排练花絮

京剧《进京》作为一部新编戏 ,不免有一些“不像京剧了”声音出现 ,对于这样的声音 ,您有什么想法?

我个人是这么来定位这件事,我把艺术创作的方法总结为“2条腿”,每条腿分为“8个字”,第一条腿叫传承弘扬,第二条腿叫创新发展。

第一,传承弘扬的是传统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有历史的厚重感,一定要做到8个字:尊重、保护、学习、继承。第二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也有8个字:大胆、尝试、探索、发扬。

我认为可以做有益的、大胆一点的尝试,把目标消费群细分。能够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你能起到帮助,哪怕实践作用的都可以尝试。但是我们作为从业人员一定不能违反艺术规律,把握好度,创新不能胡来,只要是观众市场喜爱的艺术样式,我们就继续探索,发扬优势,继续前行。

剧团管理

您讲您其实是从表演行业到院团管理行业的话,您个人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感受是非常不一样,完全是两个领域,一旦做了一个剧团的运营者以后,和舞台上的考虑的问题完全不一样,现在考虑最多的是生存,在现在的大背景下的生存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得抓,得“全程操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艺术方面,作品要做到有艺术品质,一方面是经济方面,能够让京剧获得当代观众的喜欢,走向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艺术性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京剧《进京》剧组建组照

我们整体的剧目策划选择上有哪些考虑?

一是国家主题,我们关注国家艺术基金的主题指向,努力创作既有主题又有市场吸引力的剧目;二是地方主题,我们是地方院团,我们希望讲好本地的故事。但是我们也面临了选题困难和同质化的问题,需要不断寻找和创造新题材,并且在实践进程中摸索出院团生存发展之路。

一部戏的诞生离不开费用的支撑 ,京剧团这些年基本上每年一部大戏 ,资金的扶持主要来源是哪些?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就南京市京剧团而言,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省级、市级艺术基金、上级主管部门和院团自身,用于传统戏的继承、新编戏的创作以及人才的培养。在资金分配上,传统戏相对来说占比比较小,新编戏占比更大;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票房收入,所以我们现在排戏要让我们的戏有持久的生命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市场营销

您如何看待新媒体在剧团宣传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剧团宣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剧团开通了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账号,聘请专业团队制作短视频,尝试各种宣传手段,学习打造像郭德纲、王珮瑜、史依弘这样的做得好的成功IP。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将线上影响力转化为剧场观众,希望未来能够看到线上粉丝走进剧场支持我们的演出。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京剧团未来将如何应对线上线下演出的竞争和挑战?

面对线上线下演出的竞争和挑战,我们意识到传统演出需要创新和改进。我们鼓励演员勤学苦练,同时也要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还通过与国家级院团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排练和演出方法。我们认识到,作为演员,必须考虑为什么观众要花钱进剧场看戏,而不是通过手机免费观看。因此,我们致力于提升演出质量,确保即使在手机媒体时代,我们的演出也能吸引观众进剧场。

结语

京剧《进京》面向广大群体,以展示和宣扬京剧艺术的诞生为主,在音乐、舞美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以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相融合,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加入,赋予京剧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南京市京剧团也是如此。自1962年成立以来,一直传承经典,勇于尝试与创新,从一而终的坚持自我创新创造,大胆地走在时代发展前沿,弘扬京剧艺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艺术创作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实现南京市京剧团可持续发展。

组员与王珏团长合照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就剧目创排、剧团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主要的方面与王珏团长进行了交流。感谢王珏团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进行分享,也非常期待未来南京市京剧团能够讲更多的地方故事,讲更好的时代故事。

感谢柏静老师对于本次采访的指导与帮助。请大家多多关注《进京》,多多关注南京市京剧团,多多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京剧艺术!


转载自:南艺文产学院艺管系公众号(NJ艺管)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