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最新要闻
花开的声音——第三届云南省民族戏剧展演活动在楚雄举行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4-12-11 11:01:43     【字体: 】    

11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云南省民族戏剧展演活动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大剧院举行。

19日晚,荣获全国第十七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由云南省话剧院、省戏剧家协会联合出品的原创大型话剧——《桂梅老师》拉开了展演活动的序幕。话剧用生动鲜活的人物、独具匠心的舞台、引人入胜的故事,演绎讲述了张桂梅用生命教书育人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来自楚雄州的200名优秀教师代表、党政机关干部观看了当晚的演出。

此次展演活动由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戏剧家协会、楚雄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协办。

在为期3天的展演活动中,全省各代表队同台献艺,精彩的彝剧、白剧、壮剧、傣剧、花灯剧、哈尼剧等民族戏剧轮番上演,不仅展现了云南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戏曲美景,让优秀民族戏曲作品在互鉴互促中竞相绽放,更展示了云南省在推动民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为。

“民族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不同的剧种承载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和历史记忆。”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院长马开仁表示,楚雄州拥有彝剧、姚安花灯、元谋花灯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姚安莲花落、楚雄彝剧、楚雄滇剧、骠川花灯、禄丰皮影戏五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次展演不仅是一场文化交流互鉴、艺术碰撞融合的盛宴,也给楚雄州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学习的机会。

这是彝剧第三次参加云南民族戏剧展演活动,在11月20日至21日期间,彝剧小戏《凤舞彝山》《做客》《花开的声音》与来自全省7个地州5个民族剧种的13台精品剧目在楚雄大剧院同台竞技,异彩纷呈,展示了云南民族戏剧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彝剧小戏《凤舞彝山》讲述了木兰村花鼓舞马上就要进行非遗申报,为此,花鼓队已经排练了好几个月。不料,在这关键时刻,阿桃的母亲却崴伤了脚。阿桃为了能申报非遗,说服退隐多年的普大妈出山参加花鼓队,担任舞龙头的重任,让木兰村花鼓舞又有了申报非遗项目的希望。

彝剧小戏《做客》讲述了几个乡亲为了做客随礼,疲于奔命,手里的钱都用作礼钱花光,无奈用鸡作为份子钱去随礼做客。最终大家明白,做客随礼不能讲究排场,不然最后就会铺张浪费。

彝剧小戏《花开的声音》讲述了大爹经营着一家茶园,儿媳玉兰为了筹集女儿阿珍开公司的资金80万元,来找大爹卖茶园救急。大爹无奈之下答应了儿媳玉兰的请求,没想到这个决定导致了大爹与相爱多时的金妹分手。最终,阿珍自己解决了资金问题,阻止了大爹卖掉茶园,使大爹与金妹有情人终成眷属。老树新花,花开的声音,就是幸福的声音。

彝剧小戏《凤舞彝山》在主题思想上着重阐述了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该剧也充分展示了彝剧载歌载舞的特点,展现了彝族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剧中运用了双柏县花鼓歌舞的元素,作为该剧矛盾发展的主要推动手段,展现了双柏花鼓舞独特的魅力;彝剧小戏《做客》则探讨了在中国的社交习俗中,做客随礼这种常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所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频繁的请客送礼和随礼行为往往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许多家庭为了面子不得不频繁请客送礼,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其次,随礼金额的普遍上涨也使得礼金成为生活的一大开销,尤其是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来说,这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最后,大家为了面子,不得不通过请客送礼来维护关系,希望得到帮助,这也导致了浪费现象频发。所有说,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要从你我做起。该剧导演手法、演员表演、舞美设计等方方面面,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彝剧小戏《花开的声音》则通过一对“黄昏恋”的老人相知相恋,最终有情人人终成眷属的小故事,对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老年人的艰难处境、情感需求进行了深度的开掘。在舞台呈现上,采用了歌队、舞队的加入,形式新颖灵动,画面唯美,令人耳目一新。

彝剧小戏《凤舞彝山》《做客》《花开的声音》在展演上一经亮相,便获得了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三个小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下火热的生活,展现了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进程中、以及老百姓生活中最关心的“热点”。充分体现了彝剧这个民族剧种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些剧目的创作上演也为彝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探索彝剧发展的新路子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参加展演活动,达到了出人、出戏的目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民族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让优秀的民族文艺作品竞相绽放,勾勒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隽美画卷。听见花开的声音,看见民族剧种争奇斗艳,写下云南民族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21日晚第三场演出结束后,举行了第三届云南民族戏剧展演闭幕式和交接仪式,第四届云南民族戏剧展演将在两年后在大理举行。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