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最新要闻
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小而美”的城市“艺术加油站”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4-12-12 03:16:30     【字体: 】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丰富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生动体现,在推进城市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4年1月5日,贵州省首批试点运营的三个公共文化空间之一,毕节市首个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正式开放,不仅为当地群众、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艺术鉴赏、才艺展示、环境体验、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同时也为新时代城市文化服务探索出了新模式、新路径。

打造体验新场景 提供精彩多元文化服务

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围绕文化艺术为核心打造的新型体验场景,由毕节市文化馆运营,实现了常态化免费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沉浸式体验、阅读、文化艺术交流等多元化服务。

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设置了同心文化展示体验厅、民族文化展现区、优秀历史文化展现区、红色文化展现区、文化创意体验区域空间、5D/VR体验空间等9个功能分区,每个功能分区都独具特色。民族文化展现区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方式,展现毕节“南方古人类发祥地”“夜郎文化的殷墟”“古彝圣地”“三省红都”等文化标识,系统展陈介绍毕节的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体现花样毕节特色文化韵味;新型文化活动室、演播室遵循“小而美”原则,精细打造了“智慧剧社”“艺术沙龙”“美术客厅”等功能区域;5D/VR体验空间则为群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交互感和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以高质量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互动性和趣味性。

不同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传统公共文化场所,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融合了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形态及若干衍生业态,兼具公共性、舒适性、审美性、复合性、多元性、多样性、立体性等特性,打破了传统文化空间建设模式,整合了传统公共文化场所功能,突破了人群限制和行业壁垒。

增强服务效能 培育群众文化品牌

“指尖生花——剪纸初探源”剪纸培训活动、“ 文化惠民 每周一艺”综艺专场群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 文化惠民 百姓大舞台”群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农民画创作鉴赏体验……今年国庆假期,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精心策划了“盛世华诞•举国同庆”喜迎国庆系列主题活动,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既有文化又有乐趣的活动场所。

节庆期间的丰富活动只是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开展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正式开业近一年来,毕节市文化馆常态化策划、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深入培育了“每周一艺”“文化沙龙”“文化大练兵”等群众文化品牌。“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自开放以来,吸引了周边众多群众、学生前来打卡,体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据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负责人介绍,毕节市文化馆馆办团队还会定期到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开展二胡、萨克斯、合唱、戏曲、走秀、书法、摄影等培训,该空间采取错峰预约的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后,周末有了新去处,放松休闲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新技能。”“文化空间各个功能区都颇有特色,我很喜欢这里文化氛围。”“文化空间很贴心,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获得感、幸福感满满”……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也以其丰富、贴心的服务获得了来自群众的一致好评。

业内专家认为,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通过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居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

策划特色项目 构建毕节文化生态圈

相较于其他文化空间、文化场馆,毕节市新型城市文化空间的一大亮点是推出了“艺术加油站”项目。该项目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策划一系列高质量的艺术培训、展览展示、非遗文化体验和艺术文化沙龙等活动。毕节市文化馆为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和艺术指导,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普及性,让市民既能品味阳春白雪,也能欣赏下里巴人。

毕节市新型城市文化空间还通过联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构建了一个文化生态圈。各馆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种联动机制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如今,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已经成为当地文化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春节期间,由毕节市文化馆策划,依托该空间拍摄民族文化短视频,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毕节民族服饰等,深受观众喜爱,网络平台播放量超300万次。

据了解,接下来,毕节市文化馆还将对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专门的非遗文化空间,增强空间的整体文化设计感,并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摄影大讲堂、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艺术沙龙,读书会等活动。“通过完善空间内外整体布局,我们希望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了解毕节的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毕节特色文化,提升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毕节市全面发展。”毕节市文化馆馆长况荣峰介绍。

通讯员:胡静洁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