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江西省赣南采茶戏剧团(客家艺术创作研究所)”揭牌!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戏曲院团,从1956年建团、1998年赣南采茶剧团与赣南歌舞剧团合并重组,到2013年转型为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直至今日恢复“剧团”并升格为省级院团,七十年春华秋实,“矮子步”走出了英雄路,山茶花开出了时代瑰丽。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全国巡演北京站合影
从三十年前《山歌情》开始,张曼君导演引领剧种大步转型,成就了赣南采茶戏的当代品格。《山歌情》采用民谣体风格,以大场面歌舞、对歌的形式,极大释放了剧种的音乐抒情性。《山歌情》荣获中宣部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华大奖,主演龙红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四届文华表演奖。从此,赣南采茶戏走上了“地方歌舞剧”的康庄大道。
2019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剧团创排《一个人的长征》,其选材立意强调“以小博大”“见微知著”,以草根的奇谲命运反映大历史大民心;创作手法立足演剧立场,从原生形态生发鲜活感,回到戏曲本体唱念做打中体现人物“一根筋”的道德坚守,使得人物具备了在大背景中的镶嵌感、灵性的纵深感、灵魂的厚重感,由此彰显复归传统的提纯、全面拓进的勇气。2022年,《一个人的长征》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这是赣南采茶戏十年间第三次、三十年间第五次荣获这一奖项。主演杨俊荣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
近十年来,以杨俊为领军人物的赣南采茶戏剧团,牢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营造良好的剧种生态,倾力振兴赣南采茶戏。他们守正创新,挖掘整理传统剧目52个、传统音乐曲牌400余首,进行录音录像汇撰出版。复排传统大戏《茶童哥》,以回归传统的表演风格和新创新编的品相呈现,完成对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接力。
他们致力活态传承,招录培养表演专业定向生,通过数年戏曲和文化的综合学习和量化考核,实施传统小戏和经典大戏的代际传承。杨俊还将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捐出,设立“赣南采茶戏演员培养基金”,每年奖励一批优秀青年演员。陈宾茂、黄玉英、潘桃桃等前辈艺术家耄耋笃行,言传身教,以“一练、二带、三推、四换班”的方式助力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他们团结统筹,整体发力,带动全市19家专业院团,与高校联合培训现有队伍,在深圳龙岗、宁都、瑞金、龙南、定南、大余设立传习所,打通教学、排练、创作、演出全流程,合力推动赣南地区戏曲人才整体成势。他们牵头联合梅州、五华、韶关、南雄、龙岩等地举办采茶戏展演,无偿为他们培训演员,建设辐射赣、粤、闽的采茶戏文化圈。
历尽天华成此景,他们以剧种现代意识的觉醒与践行、艺术生产与院团建设的双向奔赴,完成了采茶戏艺术的升级换代,以这个剧团艺术风格为风向标的全新的采茶戏时代就此到来。
未来,赣南采茶戏剧团将继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引,立足人民需求、呼应时代脉搏,通过讲好人民故事,推动赣南采茶戏跨山越水,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
刘飞(作者系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