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最新要闻
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乡村振兴“花”为媒 演绎最美人间真情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5-08-25 03:52:06     【字体: 】    

8月7日晚,由宝应县淮剧团精心创排的大型现代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作为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终评剧目在扬州宝应大剧院精彩上演,现场座无虚席,高潮迭起。谢幕时分,全场观众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台下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波动,时而为演员们精彩的表演震撼而献上掌声,时而屏息凝神,沉浸在剧情的紧张与感动之中,不少观众被剧情深深打动,红了眼眶。散场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老戏迷们感慨万千,称赞这戏“接地气、有筋骨,把咱运河儿女的精气神全演出来了”,年轻观众也纷纷表示,通过这场演出,不仅领略到了淮剧的独特之美,更感受到了家乡发展的蓬勃温度,体现了淮剧在跨代际传播中的成功。

《运河岸边槐花香》的原名为《枣·爱》,是“2022年江苏重点题材剧目创作辅导孵化”项目、江苏文艺首批“名师带徒”计划辅导作品、第二届紫金戏剧文学奖作品,由二级编剧曾汉才,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董红导演,一级作曲王苏军,一级舞美设计原伟庆,一级舞美(灯光)设计杨庆锦,一级舞美设计(化妆造型、服装设计)王文晶、一级演员施蕾艺术指导等专家组成主创团队,均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及创作经验。主演由一级演员刘建强副团长、一级演员姜春梅团长担任,其他重要角色均由宝应县淮剧团青年演员出演,舞台呈现喜人的传承梯队。

《运河岸边槐花香》以宝应大运河畔的大河庄为创作背景,讲述了运河儿女历经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故事。该剧以极具特色的双线叙事结构,将当下大河庄书记父女挖掘槐花奶奶爱情故事,营造文旅宣传热点,以及回忆中槐花奶奶爱情故事的真相作为两条齐头并进的故事线,围绕老槐树这一意象,相互映衬,相互推进,从跳进跳出到逐渐融合,塑造出两代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描摹出运河岸边一幅真实感人的生活图景,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运河文化的传承。

据了解,该剧自首演以来,成功入选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后,在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上获“双优加冕”—“优秀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2024年入选江苏省第九届淮剧艺术展演月新创剧目会演的参演作品、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同时,该剧成功入围2024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截至目前,该剧进村居、进企业、进校园演出55场次,成为淮剧艺术领域的一部优秀代表作。

社会各界专家对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给予了颇高评价,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研究员,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说:“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是一出展示新农村新风貌、彰显人性真善美的好戏,内涵深厚、构思巧妙,导演尊重戏曲本体,演员表演出色,是基层剧团创排的优秀现代淮剧,尽显戏曲魅力和剧团实力。”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学博士,江苏省戏剧学校教师黄茜说:“现代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聚焦槐花奶奶的真实故事,在塑造多面立体人物、保留地域文化特色与市民性上做出有益探索,以运河和槐树为贯穿意象,融合现代元素,让真实故事温情暖暖,触探时代体感,打动人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宫倩雯说:“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能引发观众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深度思索,为其他作者创作提供典范。”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徐明翔说:“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在人物塑造上扎根地域文化土壤,摒弃概念化套路,通过槐花、藕根等形象传递“不离不弃”“诚实守信”等朴素价值,是地方剧种艺术本体传承与创新的成功实践。”

据悉,江苏省文华奖作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专业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项,代表了全省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准,本次终评展演是近十年来全省优秀艺术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运河岸边槐花香》的成功入选,是对宝应县淮剧团艺术水准、作品思想内涵以及创作团队实力的高度认可与重要肯定,标志着院团在艺术创作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本次在家门口参与江苏省文华奖的角逐,对宝应县淮剧团来说,既是在最高舞台上的再次绽放,也是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回馈。团长姜春梅表示,剧团将以此次终评为契机,继续对剧目细节进行精心打磨。一方面,力求让《运河岸边槐花香》在艺术品质上更上一层楼,成为江苏舞台艺术新的“标杆之作”;另一方面,更要让这部剧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民心之作”。通过不断优化和提升,让淮剧艺术在新时代的运河岸边绽放出更加持久的芬芳,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贡献更大的力量。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