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最新要闻
永嘉昆剧团2025年新编昆剧《罗衫记》正式建组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5-08-30 06:21:00     【字体: 】    

一袭罗衫血泪溅,一桩沉冤石惊天,一场生死悲抉择,一次灵魂大撕裂。

2025年8月29日,永嘉昆剧团2025年新编昆剧《罗衫记》建组会在永嘉昆剧团隆重举行。建组会由永嘉昆剧团团长、本剧制作人徐律主持,出品方代表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谷明宝,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艺术科科长陈烟东莅临指导,主创团队与剧团全体成员共同出席,为这部备受关注的艺术作品拉开排演序幕。

会议伊始,团长徐律介绍了《罗衫记》的主创团队。该剧汇聚了国内实力主创——艺术指导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媚媚,编剧林巧思,著名导演倪东海,导演朱振莹(执行导演),唱腔设计徐律,音乐设计董东,舞美设计倪放,灯光设计陈晓东,服装造型设计董燕,形体设计王鹏、道具设计吴加勤等共同组成,集结了一支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视野的主创队伍。

古本新诠,重塑经典

《罗衫记》是深植于林媚媚艺术记忆中的一出经典。该剧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永昆首批科班青年演员演出,短短几年演出超四百场,更曾作为向文化部汇报的十部大戏之一。后因历史原因辍演,剧本散佚,成为数十年来萦绕在她心头的遗憾。如今已年逾八十的她,毅然牵头重启该项目,只愿将那件飘零于古戏台上的“罗衫”,重新寻回今日的舞台。

古戏台上的《罗衫记》取材于《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苏知县罗衫再合》,由明代无名氏所作,讲述了一桩跨越十八年的伦理大案,其中《看状》一折成为经典折子戏流传至今。当这个命题接到编剧林巧思手里的时候,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在2025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属于永嘉昆剧团的《罗衫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编剧林巧思介绍到,新编昆剧《罗衫记》是一部“心理剧”,通过颠覆反派塑造、重构伦理冲突、多重时空并置、心理世界外化、引入永嘉草昆的民间性等独创、原创剧情,将舞台化为“人物灵魂的解剖场”,力图超越传统复仇叙事与善恶二元对立,叩问人性深处的“情法困境”,探讨命运的无常与荒诞,致力于写作既植根传统又面向现代的作品。

上下合力,共创精品

导演倪东海肯定永嘉昆剧团近年来的艺术成就,表示在接下来的创排中,将以“青春戏曲”为创作理念,以“极致”、“强烈”、“震撼”为美学要求,以“投入”、“进入”、“深入”为排练标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地打磨作品,上下齐心,共同打造一部兼具艺术深度与市场共鸣的好作品。

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谷明宝对剧团坚持守正创新的努力予以高度肯定,并提出“提劲、提能、提心”的创作要求,期待《罗衫记》能从“老戏台”迈向“新舞台”,实现“出人、出戏、出彩、出爆点”的目标,从永嘉走向全国。他表示,县委、县政府将持续支持该剧创作,全力将其打造为“东瓯故地·永嘉有戏”城市文化品牌的又一璀璨名片。

青春亮相,传承有继

建组会后,剧组紧接着进行现场选角。徐继祖(生)、徐能(净)、奶公(丑)、郑氏(旦)、苏母(老旦)、青年苏云(生)等六个主要角色的候选演员依次登场,呈现5分钟表演片段,由小乐队现场伴奏,艺术指导林媚媚和导演组现场评议。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选角的多数为永昆“小班”青年演员,平均年龄仅17岁,他们朝气蓬勃、青春洋溢,在舞台上展现出扎实的功底与专注的表演态度,令人眼前一亮。这批年轻演员的加入与成长,不仅为《罗衫记》注入了清新而旺盛的青春力量,更是永昆艺术血脉的延续,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生动体现。

据悉,该剧计划于今年十月中旬在永嘉县公共文化中心剧院进行首轮试演。届时,那件曾经飘零于古戏台、沾染着血泪与时光的罗衫,将穿越数百年的尘烟,再一次轻轻落在今天的舞台,落在每一个观者的心上。让我们共同期待,与永昆一同走入那段跌宕起伏的命运长河,完成这场横亘古今的、对“罗衫”的追寻。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