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话剧《天边的草原》全国巡演在石家庄人民会堂落下帷幕,为这场跨越山河艺术之旅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演出当晚,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相关领导莅临现场,与千余名观众共同沉浸在戏剧流转的光影中,感受北疆文化魅力与青春赤诚力量的双重共鸣。
【剧目内核:以青春故事诠释北疆精神】
这部由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出品的作品,是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唯一获邀参演的乌兰牧骑剧目,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底色,将青年扎根草原的真实选择搬上舞台。
不同于传统主旋律剧目的宏大叙事,《天边的草原》用“小切口”释放“大情怀”:没有轰轰烈烈的剧情,却用民族互助的温暖日常、青年蜕变的细腻瞬间,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化作悠扬动人的“草原长调”。剧中那句“我拥有了草原,这片属于我的草原”的深情告白,既是一代青年对理想的执着,更是他们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
【收官演出:细节里的感动与共鸣】
作为巡演“压轴站”,石家庄人民会堂两晚演出座无虚席,演员们以草原儿女特有的质朴与热忱,让角色的成长与坚守直抵人心。舞台上,广袤草原的璀璨星空、风沙过后的澄澈蓝天,通过灯光细腻呈现,配合反复打磨的台词与流动的情感,演员们将“青春”与“草原”紧紧交织。既有初到草原的迷茫不适,也有克服困难后的坚定坚守;既有青涩的青春爱恋,也有对理想的深刻叩问。当剧情推进到青年主角明确“扎根草原”的选择时,台下响起长时间掌声,不少观众悄悄擦拭眼角。有观众在散场后表示:“从剧中看到了每一个追梦人的影子,那种为理想坚持的勇气,不分草原与城市。”
【巡演回响:跨越地域的精神传递】
对于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队员而言,石家庄站的演出既是终点,更是对全程巡演的回望。“从第一站到收官站,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队长杨晓峰表示,“原本担心草原故事难以引发其他地域观众的共鸣,但没想到,天津观众为‘草原上的深情告白’情节鼓掌,温州观众共情‘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石家庄观众则为‘青春与土地的联结’动容——这让我们更加坚信,好的文艺作品没有地域界限,能让真诚与热爱抵达人民的心田。”
随着最后一场演出大幕缓缓闭合,《天边的草原》全国巡演画上圆满句号。但这场跨越山河的艺术之旅,留下的不仅是掌声与感动,它让北疆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更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乌兰牧骑精神,通过青春故事传递到不同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