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艺苑添雅韵
汤翁经典耀京华
昆剧《邯郸记》
青春版《牡丹亭》
金秋时节的北京国家大剧院,六百年昆曲雅韵接连奏响。2025年10月11、12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携两大经典力作先后登台,昆剧《邯郸记》以穿透古今的哲思引发当代共鸣,青春版《牡丹亭》用青春表达让古老艺术拥抱青年群体。这两场演出既延续了昆曲水磨调的婉转雅致,又将以贴合当代审美的呈现方式,共同书写昆曲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播的崭新篇章。
HELLO,AUTUMN
{古典韵味,当代审美}
202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春版《牡丹亭》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其“年轻人爱看,舞台、服装、人物都非常美”。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不仅是对一部剧目的认可,更是对昆曲艺术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这“美”字背后,是昆曲六百年积淀的古典韵味与当代审美激情碰撞出的绚丽火花,彰显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
01
临川四梦经典代表
作为 “临川四梦” 的经典代表,《邯郸记》与《牡丹亭》虽同出一门,却以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诠释着汤显祖的人文哲思。前者以杜丽娘与柳梦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的生死绝恋,成为 “临川四梦” 中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巅峰之作,青春版的创排更让这份穿越时空的深情与当代青年产生强烈共鸣;后者则借卢生黄粱一梦的荒诞际遇,道尽功名虚幻的人生况味,被誉为 “临川四梦” 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
02
黄粱一梦 叩问人生
昆剧《邯郸记》
11日晚,昆剧《邯郸记》率先登台。该剧秉持“尊重传统、留存精华”的初心,将原著三十出凝练成十出精华,未作丝毫改编与颠覆。
舞台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周雪峰饰演的卢生,从青年书生的意气风发,到中年高官的宦海沉浮,再到暮年老者的幡然醒悟,在30岁至80岁的年龄跨度间自如切换,将角色梦中荣华与醒后虚幻的强烈反差演绎得入木三分。一级演员翁育贤饰演的崔氏,以灵动的表演勾勒出人物的聪慧与深情,与卢生的对子戏张力暗涌,引得台下观众屏息凝神。
演出过程中,昆曲水磨调的婉转雅致与剧情的跌宕起伏相得益彰,卢生黄粱一梦的荒诞际遇,道尽功名虚幻的人生况味,即便时光已过四百年,这份对功名利禄的叩问、对生命真谛的探寻,依旧能穿透时空,引发当代人的深度共鸣。
演出落幕时,观众掌声经久不息。“这部剧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卢生的黄粱一梦让我对人生有了新感悟!”一位观众激动分享,“演员们演技太绝了,从青年到暮年的跨度演绎得入木三分,全程沉浸其中!”
03
青春传奇 不朽绽放
12日晚,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第八度回归国家大剧院戏曲场。自2004年首演至今,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内外巡演累计达541场,直接入场观众超百万,其中75%为青年群体,通过各类媒介欣赏人次更是突破1亿。
此次演出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沈丰英(特邀)与俞玖林领衔主演,他们以细腻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将杜丽娘与柳梦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生死绝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同样引爆现场。“第一次看昆曲就被圈粉了!”一位年轻观众兴奋表示,“舞台美、唱腔美、表演更动人,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太让人动容,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两场演出既延续昆曲古典雅韵,又融入当代审美表达,书写了传统艺术传播的崭新篇章。未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将以此次演出为契机,持续深化“出精品、出人才”核心任务,10月17日即将走进广东艺术剧院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10月底将启动青春版《牡丹亭》高雅艺术进高校项目,第一站24-26日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让昆曲之美在校园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