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文物瑰宝
河南推出文物考古研学游径,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来源:文旅中国     2023-12-13 11:20:19     【字体: 】    

12月13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文物保护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河南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付春介绍,河南文物系统积极探索新时代文物活化利用方式,深入贯彻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积极推动文物考古研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认真梳理文物考古研学资源

河南是文物资源大省,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总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文物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品类全、价值高,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色名片。

河南系统梳理了全省各类文物资源的种类,深入挖掘其价值禀赋,摸清各类考古研学机构及受众群体现状,为高质量推动文物考古研学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积极打造文物研学主题游径

文物考古研学意义重大,是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新时代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南省文物局统筹布局全省文物考古资源,全面规划研学游径和研学实践,强化教旅融合,打造研学体系。相继推出一系列文物考古研学游径。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河南省三苏园入选其中。与此同时,我们也推出了首批6条文物主题游径——文明探源·仰韶文化主题游、早期中国·夏商文明主题游、盛世气象·巍巍国都主题游、天地之中·历史建筑主题游、大河安澜·治黄史迹主题游、赓续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游,予以重点扶持打造。

贾付春介绍,为进一步促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红色内涵,河南在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深化革命文物协同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乡村振兴”三大主题为主线,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为主干,有机关联,串珠成链,于今年11月份策划推出了“大别山精神主题游径”、“长征精神主题游径”等7条革命文物主题游径。下一步,河南将认真总结探索相关经验做法,持续推出更多更好的文物考古研学游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文物考古研学工作亮点纷呈

为了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学工作树立标杆,河南省文物局于8月初推出了“跟着著名考古学家去寻商”的文物游径研学示范活动,倡导组建跨领域专家共同研发高品质研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在河南省文物局的示范引领下,全省文物考古研学工作亮点纷呈,渑池仰韶遗址公园的“花开中国.寻根仰韶”考古研学周活动丰富多彩,开封州桥遗址的考古研学热度不断,安阳殷墟遗址研学特色鲜明。特别是今年的10月份,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在新郑召开了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来自国家文物局、省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相关文博单位及教育系统、研学机构的嘉宾和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共谋考古研学发展大计,共话文物考古研学可期未来,发布了《跟着国宝去研学——开展文化遗产研学推广行动的郑州倡议》,得到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轰动。

目前,河南涵盖红色研学、文博研学、考古研学、古建研学、古乐研学的文物考古研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正在成为助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重要推手。

贾付春表示,下一步,河南省文物局将坚定不移的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持续推动文物考古研学事业长足发展,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争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更好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