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青点扇,清风入怀”——团扇绘画活动在广东省江门市博物馆举行,聆听团扇知识讲座、动手绘制团扇……参与公众领略了团扇之美,了解了其中蕴涵的中华传统文化。榫卯拼接、热缩片制作、敦煌文献展首饰DIY……在草长莺飞的4月,随着人们出行热情持续高涨,江门市博物馆以新颖独特、丰富多彩的展览、体验活动,为4月的江门增添了新生机、新活力。
“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作为江门市博物馆的重要基本陈列,被列入“2023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受到观众好评。该陈列展厅面积5110平方米,参观展线1200米,展出展品约1200件(套),以华侨历史为链条,包括“远赴重洋”“拼搏海外”“融通中外”“铸就丰碑”“追求光明”“中华儿女大团结”等单元。
“展览在展厅设计、艺术表现、科技助力、观众互动等环节上均进行了创新与突破,以期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高东辉介绍,比如每个单元在整体色调、展题背板设计上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远赴重洋”单元采用蓝色调,“追求光明”单元采用红色调,给观众强烈而鲜明的感官刺激,诠释江门华侨华人“搏”“闯”“聚”“融”“拓”的精神;围绕展品展示,在常规灯光之外加入独特的灯光及音效设计,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调动观众的观展情绪。
2023年,江门市博物馆根据观众参观需求和馆藏文物特色,策划推出了“神工意匠——古代建筑知识展”“拾——广东省科技考古基地成立十周年成果展”“侨·梁——梁启超与近代华侨华人展”等展览38个。同时,还引进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千年回眸——敦煌文献展”,配合展览推出的“敦煌泥版画体验”等系列主题社教活动受到观众喜爱。
丰富的社教活动是江门市博物馆持续发力的重要领域。据悉,该馆以“打造公众喜爱的博物馆活动”为着力点,兼顾线上线下,开展了200多场社教活动。其中,结合展览推出的集章活动,设置限时推出、隐藏印章等玩法,既新颖又有趣,广受欢迎。以音乐、戏剧、电影为主题的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同人群走进博物馆,激发了博物馆的活力。“邑起致富”实景大富翁游戏让观众化身为铁路工程师、巡城马、影视明星、飞行员、建筑师、裁缝师、厨师等,将华侨故事潮流化包装,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同时,在收集玩家体验建议的基础上,探索推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游戏版本,丰富观众的体验感。该博物馆还推进“邑学堂”进校园,与江华小学等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与江门市第十一中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拉近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
为展示侨乡历史文化独有的地域特色,传播侨乡文化符号和品牌形象,江门市博物馆开发了多种文创产品,让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金山寻梦——华侨金山箱小青柑礼盒》文创作品荣获“2022—2023年度广东博物馆文创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配合“拾——广东省科技考古基地成立十周年成果展”研发的“考古十周年纪念版”考古文创,增强了公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推出的“吉祥物”印章、陈白沙纪念馆印章、敦煌展印章等主题印章,深受公众喜爱。
“江门市博物馆将在加强馆藏文物保护研究与活化利用的同时,继续打造高质量精品主题展览,做好讲解、社教等公众服务。”高东辉表示,将加大力度研发特色文创,探索创新馆校合作的模式,加强与各大博物馆的沟通交流,深入挖掘和展示华侨历史和侨乡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