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艺术中国
经由大海而倾听宇宙 记深圳交响乐团音乐会“交响曲的宇宙”乐境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3-12-09 02:19:42     【字体: 】    

12月8日晚,深交以两百多人的庞大阵容,为深圳观众倾情奉献了一场《交响曲的宇宙》音乐会。

雄浑壮阔的大海,让深交的十八般乐器交相生辉,瞬间抓住了全场观众。这是德国作曲家艾玛.兰普森的新作《海之交响》,也是世界首演曲目。此曲是为大型管弦乐团而作,也是为深交量身订制。作品讲述得是构成海洋本质的元素,海的狂放性与浩瀚的魔力,对人构成的巨大威慑,导致人们只能生活在海的边缘地带,仅限于对大海的表象感知。兰普森是位有野心的作曲家,其内心的博大构想,让他笔下的大海绝不囿于此,而是从自身灵魂的深度,去感知大海的博大与精深,以及大海的莫测高深的变幻。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构成交响乐织体。这种作品对于乐手是生疏的,要在最短时间内排练出来实属不易。但深交做到了。多种乐器,以密集的对位交织在一起,声音的洪流,浩荡咆啸。定音鼓骤然强烈出大海的躁动与喧嚣,打击乐声部表演充分,不仅将大海的动势表现淋漓,而且揭示了大海内在的属性。

作品的结尾归于安静祥和。长笛、双簧管等木管演奏,音色优美舒畅,如同阳光洒向波光涌动的海面,荡出生动的斑驳光线。狂澜开篇,平和收尾,前后相映,对比强烈。这片大海简直是为下半场进入马勒的交响曲宇宙而铺就的序曲。两者虽无现实关联,但是,在深交的曲目安排上,让我体会到了彼此间有着某种相似的神喻和灵性的启悟。博大的外部世界,与更加开阔的内心宇宙的表述。

马勒《第三交响曲》这部作为人类音乐史上规模最庞大,用时最长的古典交响乐巨作,是根据他主张的“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的原则,形象地表现了作曲家的世界观,呈现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神交流的宏大格局。既可说是他面对的外部宇宙,也可视作他内心的宇宙。乃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马勒原定此曲标题为《夏日清晨的梦》。引子也有文字提示:牧神潘在乐曲开头的哀乐声中突然醒来,标志着夏日的来临。没有人知道他昏睡了多久,但是我们知道这个第一部分很长,超出了交响乐的规范化布局。

此前我在视频上听过这首马勒第三,而且是大指挥家指挥的世界名团,但是,冗长的第一乐章我听不下去。然而,现场倾听,却完全不同的效果,我不仅没有感觉第一乐章冗长,甚至整个作品六个乐章近百分钟听下来,竟觉得没有听够。

第一乐章不仅牧神情绪的光怪陆离的斑谰光色吸引了我,而且,在27至37小节中,那种命运的悲情底片,及那种沉吟式的低回乐段,也深深打动了我。

二乐章是“草原的花朵告诉我”,这是如诗如画的写生,但鲜花开放要在寒风中凋零,这带有凄美的乐句,从木管声部柔细地飘逸出来,仿佛吹出了空气中的纹理,梳理出了风中的纤维。那是怎样一种唯美享受。

漫长的夏夜,轮换主题,音乐下行,以暗色预示着衰落和死亡。上行的音色,代表着夜莺在高处鸣叫,它为布谷鸟的死亡而欢快着。这一切是从单簧管与双簧管的合鸣中飘出的鸟儿们的歌唱。双簧管是夜莺的倾诉,单簧管如同布谷声声,两种鸟的不同情绪与状态,被演奏家表现得形肖神似。

第三和第四乐章“森林的动物告诉我”“人类告诉我”,演奏更加细腻深沉。加入了女中音歌唱。朱慧玲这位旅欧歌唱家在第三乐章开始后,就款款从后台拾级而下,一袭黑色长裙陪出她的窈条身材,不仅有着欧洲女神的外形,更有着欧洲女神的气韵。她端坐在乐手中间。等到她站起来时,一亮歌喉语惊四座。第四乐章马勒引用了希腊神话故事,在歌唱与乐器交织间,更像他内心的深情独白。和声与配器非常独特讲究。歌唱家的技巧有着动人的魅力,她与双簧管的对话,天地为之动容。

人哪,听着!

深沉的午夜在说什么?

我睡了,我睡了—

我从深沉的梦里醒来;

世界是深沉的,

比白昼所想的还要深沉。

马勒在这里的渗透了核心的乐思,那是来自尼采的哲学。据说这是他将第二交响曲《复活》中的材料,搬到了这里。

印象深的还有三乐章中,小号在场外演奏的那段场景描述,仿佛是来自天堂的声音,飘渺而真切。

第五乐章天使告诉我,一群白衣少年从高高的舞台最高处翩然而现,如天使空降。这是广州小海燕合唱团。天赖般动人的合唱,将天使的信息优美传递。乐器仿奏的天堂钟声,钢管琴的敲击,融入钟声,在天穹回荡。在后半部的35至42小节中,乐队奏出轻松欢愉的情绪,那是对宗教对天使的喜悦倾吐。

第六乐章“爱告诉我”,告诉我什么呢?这是全曲的高潮,以大调的形式讲述。

D大调“缓慢、平静、充满感情地”,自由的回旋曲式引人入胜。以弦乐表现回旋主题A1和A2(爱的主题)。在此之后,回旋主题共出现3次,每次出现之前,均有一个低谷,每次低谷均强于前一次。三种爱的情思,不断变奏手法,到了“第三颗种子”变得非常缠绵冗长,仿佛有一只手在不断拉扯,在弦乐上呈现出爱之不易,之艰辛,不舍放弃。

《爱告诉我》中间部分有一段双簧管长笛黑管演奏主题,三个完全不同的乐器,需要做到混合音色,“三合一”达到一个未知的一种音色,这是木管最重要且最有趣的配合,深交三个声部首席,以高超的技巧,达到了非常美妙的声音。

作为终曲乐章,展示给人们的音乐形象,是高耸的升华。8把圆号雄浑震荡,与首乐章开篇时的奏鸣有了前后呼应。圆号召唤新生,召唤雨露鲜花,号角声声,如同阳光洒满大地,给人以饱满而充盈的灌溉。

高潮如排浪追逐,如群山耸峙。深交台上所有的乐手都进入了忘我的颠狂状态。感谢他们让我在多场次的观摩中,达到了从未有过的亢奋。同时,我也很心疼这些年轻人,他们当晚演出后,次日一早还要跟随林大叶赶赴广州星海音乐厅,当晚继续演绎“马三”。深交的演奏家们,豪气接续,他们将继续在高峰处接受无限风光!

仿佛,我看到林大叶在广州星海音乐厅的指挥台上,也是如同深圳音乐厅一样,甚至以更加狂放的气度,尽情上仰着头颅,他将指挥棒升到群山之巅。这是任何一位有才华的指挥家毕生都在渴望与追求的瞬间,然而,平时你再努力攀登,再用尽气力,即便踩着云朵也难以触摸这种高度的,而马勒的天梯,将你托举起来,去领略艺术宇宙的伟大天光。这个荣幸既是林大叶的,也是属于深交的。

马勒的作品在他的身后,如此受宠,这般震撼,无以计数的听众,大海一般广阔。而且,他给我们带来的不光是感动,更重要的是思索,是面对世界万物以及命运的哲学层面的深深思索。想到几年前,我和深交去朝拜马勒创作这首作品的小木屋,还有他在维也纳的格林兹墓地,那块粗糙的类似花岗岩的灰色质地的碑上的字母,赫然写有马勒的名字。如今,在朝拜的人流中,这座由霍夫曼设计的墓地,一定镀满霞光。这种身后的光芒,再也不会受到种族血统的偏见,再也不需要遮蔽在瓦格纳的光环之下了。

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 于深圳乐扬阁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