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安庆博物馆举办第十期“皖江文博大讲坛”,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卫红教授主讲《大别山前独秀色——薛家岗文化》。讲座由安庆博物馆馆长王红星主持,全体职工现场参与。安庆博物馆抖音、微博官方平台线上同步直播。
吴卫红教授曾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级社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咨询特聘专家。曾长期从事一线田野考古工作,主持发掘过潜山薛家岗、含山凌家滩、怀宁孙家城等重要遗址,发表各类专业文章近百篇,出版专著有《潜山薛家岗》《铜陵师姑墩——夏商周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朔知东南风——从凌家滩到长三角的区域文明探源》等。其中《潜山薛家岗》曾获2004年度全国最佳考古报告和安徽省社科一等奖。
薛家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5500—4600年左右,因潜山县境内的薛家岗遗址而得名,覆盖了皖西南、鄂东、赣北鄱阳湖周围局部地区等。吴卫红教授在讲座中结合出土器物,详细讲述了薛家岗遗址的六次发掘概况,薛家岗文化的分布范围、整体面貌、来龙去脉以及研究历程等情况,阐释了薛家岗文化的变迁过程及其与周边其他文化的密切关系。
王红星馆长在讲座总结中表示,薛家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加强对薛家岗文化的研究,对于展现安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及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安庆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皖江文化研究阐释,深入学习、整理馆内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扎实抓好课题研究,会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皖江文化研究,以文物来实证和阐释皖江文化丰富而深厚的内涵;进一步加强皖江文化展览展示,加大皖江地区特色文物征集,策划举办《古皖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皖江流域的宋元文化展》等原创展览;进一步加强皖江文化宣传,发挥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前沿阵地作用,策划开展品牌社教活动,研究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