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综合资讯
从画布到现场,红色革命题材画家赵锁平的阅兵观礼记
来源:万山红文旅网     2025-09-03 04:33:30     【字体: 】    

2025年9月3日上午,晨风轻拂,日出东方,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广场上花团锦簇、旌旗飘扬。带着至高的敬意和无比激动的心情,此刻,我坐在北京天安门西观礼台上,静待万众期盼的时刻到来。

作为一名出生于军人家庭的新阶层新文艺工作者,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观看气势恢宏、意义非凡的9.3大阅兵,荣幸之至,心潮澎湃!

当一个个威武雄壮的方阵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回响在天安门广场,当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武器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庄严驶过,当战鹰以傲人之姿呼啸着掠过长空。每一帧画面都令人热血沸腾,每一秒都让人心潮激荡,每一个动人的瞬间都让人热泪盈眶,这是每一位中国人安全感和自豪感最坚实的来源,更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骄傲。

现场我的脑海里也不由浮现出我坚持10多年创作上海和延安的60多幅超大幅红色主题革命历史油画作品,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场景和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也想起“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抗日战争时期流传至今的民谣。我无数次从内心深处感慨,今天的盛世中国,正是他们矢志不渝、奋斗终身的梦想。“这盛世,如您所愿!”我们以今日之强大,告慰昨日之英灵,他们的抗战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力量的彰显。集中展示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小米加步枪”到“大国重器”,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阅兵既是展示,更是动员和宣誓。它向我们清晰地昭示: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发展成就辉煌,必须持续奋斗;安全环境复杂,必须居安思危。

军人血脉与艺术使命/

不忘初心,将全部精力倾注到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

我出生在陕西军人家庭,我父亲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常常给我讲起他们那个年代的英雄故事和人们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让我从小对革命英雄、革命文化产生一种敬仰和崇拜之情,也让我走上艺术创作道路后始终怀有“红色”情结。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几年当代艺术创作后,成为国际著名艺术机构的签约艺术家,作品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韩国、荷兰、美国都举办过个人画展,作品主要被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国际收藏家的收藏,虽然生活上无忧,但内心深处总感觉却点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下定决心停下国际藏家的作品,开始了来自内心深处和魂牵梦萦的艺术征程!

有一次我去电影院里,偶尔问起身边的小朋友,你们心中的英雄是谁,他们中间有的人回答是蜘蛛侠、雷神时,每次去红色展馆参观学习时,这些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不由得想起我父亲给我讲起得一些革命故事和革命英雄。

赵锁平《陕甘革命根据地》系列油画共50幅油画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浦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一个文化界的政协委员,我有责任用我的画笔,将陕西家乡和我第二“故乡”上海的革命故事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赵锁平《上海革命历史》系列油画10幅油画

赵锁平《浦东开发开放》30米巨幅油画

从2010年起,我将全部精力倾注到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先后创作了60多幅大幅红色革命题材作品《陕甘革命根据地》、《上海建党精神》、《浦东革命历史与开发开放》三大系列油画作品,通过学习革命历史,追寻革命英雄的足迹去采风写生,收集大量史料史实的积累、图像素材的搜集、场景道具的考证等,以壮阔的画面,用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情境和奋斗历程。10多年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工作室度过的。今天,天安门广场恢宏盛大的阅兵式,再次激发了埋藏在我血脉和内心深处的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我觉得我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时代在召唤,人民有需求。为人民奉献精品力作,为我们的时代留下红色文化的精神图谱,将是我的执着追求和奋斗目标,也是我永远的红色情结和家国情怀。

讲好革命故事、传播红色基因

作为《赵锁平红色美术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用红色美术讲好党史故事、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红色美术委员工作室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要创作红色革命历史美术作品,更要通过展览的方式,生动的展现和传播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回响》赵锁平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上海市政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铜川市美术馆、金桥碧云美术馆等全国巡展。2025年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支持下全国10个省巡展,通过油画来展示和中国革命历史和伟大抗战精神,用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表达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体现了新时代新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显现出浓烈的“红色情结”和“家国情怀”。为红色革命文化的视觉传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充分发挥工作室政协组织优势和政协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工作室的红色主题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和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园区、进机关等开展《油画里的党史故事》讲座,为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搭建红色文化交流学习的平台。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思想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政治引领,画好最大同心圆。

艺心向党 凝聚人心 汇聚力量

作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艺心向党”组委会秘书长,现场感受天安门广场响起的无数次掌声和欢呼声,是党心、军心、民心、人心汇聚起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和磅礴力量!我内心澎湃,更加下定决心,不仅自己要用艺术讲到党史故事,更要做好服务工作,团结影响身边更多的新阶层新文艺工作者共同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从2017年起,在中央统战部六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上海市委统战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支持指导下,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先后策划以“喜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庆祝建党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5周年”为主题的全国性艺术作品展。累计收到全国31个省(区、市)新阶层人士投稿3万多件,经评选8000余人次新阶层新文艺群体参展,累计吸引260多万人次线上线下观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团结引领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心聚力,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爱党爱国、坚定不移跟党走。

赵锁平受邀在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赵锁平受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沐浴着改革春分和祖国发展的荣光,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初心勿忘,使命在肩”。我们应将观看阅兵激发的澎湃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转化为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无论是在哪个岗位,都应恪尽职守,锐意创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伟业之中。

作者:赵锁平,画家,策展人,上海市政协委员,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艺心向党”组委会秘书长,赵锁平红色美术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上海浦东索思美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上海浦东周浦美术馆名誉馆长。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