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豹豹”文旅IP串联起的特色路线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城市萌趣,新山傈僳族乡的稻香咖啡馆伴着梯田云海让乡村文化与自然景致交融,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高山草甸与原始森林成了徒步爱好者的秘境,米易颛顼龙洞的钟乳石奇观成了亲子游的热门之选……这些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景观背后,恰是攀枝花从“钢铁硬汉”向“阳光暖男”的转型,也是当地推进文旅融合,实现资源流量化、带动共同富裕的生动体现。

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攀枝花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在文旅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正步履芬芳,万紫千红。
从“厂城一体”到“景城一体”,三线文化滋养文旅热土
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曾经的峥嵘岁月让人热血沸腾。走出馆外,放眼花城,仿佛置身一座活态的“中国三线建设遗产城”。 1965年,攀枝花因“三线建设”而生,城市建设围绕工业生产展开,厂房与民居交错,厂区与城区共生,形成了典型的“厂城一体”格局。
2024年12月20日,随着金沙江银江水电站的闸门缓缓落下,奔腾不息的江水化作浩渺平湖。澄澈江面与两岸青山、城市建筑相映成趣,“高峡平湖”的生态画卷不仅重塑了攀枝花的山水格局,更标志着以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银江湖公园为核心的“山海湖”项目,在生态与文旅融合上取得新突破。作为居民和游客Citywalk的热门打卡地,“山海湖”带来的不仅是精神满足,更鼓起了百姓腰包。每到周末傍晚,银江湖入口处的夜市便人头攒动,不少商贩日入千元。

阿署达四季花海景区
“我们致力于让城市与景观深度融合,让‘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实现工业记忆与旅游体验交相辉映,走好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旅融合的进程中,将把三线文化建设作为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快三线文博景区集群建设,促进三线文化与研学游、度假游、康养游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以三线建设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从看风光到享健康,阳光康养引客来
“空气好,夏季清凉,物价不高。”近日,来自成都的游客姚顺英对位于盐边县的红格镇昔格达村赞叹有加。盐边年平均气温20.3℃,森林覆盖率达65%,是全国知名的综合性亚高原训练基地和康养度假胜地。近年来,当地“康养+”产业蓬勃发展,被评为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依托昔格达村、红格村、联合村康养民宿聚落等,盐边实现“旅居+民宿+康养”的深度融合,游客在自然生态间体验农耕、水果采摘、艺术创作、赏花怡情。
据红格镇昔格达村村委会副主任林洁介绍,2012年以来,该村探索建设田园旅居康养新路径,随着游客增多,村民自发建设了高端特色民宿。截至今年5月,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210万元。

身着民族服饰的攀枝花游客
“泡温泉,打水仗,吃水果,我儿子简直玩疯了。”来自西安的吴女士带着孩子在红格温泉游玩。红格温泉是较为少见的氡泉,含偏硼酸、锶、氟等60余种矿物元素,具有极高的康养理疗价值。据介绍,当地积极构建“温泉+住宿+餐饮”一站式服务体系,让游客享受集温泉SPA、游览观光、美食养生等为一体的休闲时光。
近年来,攀枝花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紧围绕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定位,奋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攀枝花年均日照2700小时,年均气温20.7℃,一年四季阳光灿烂。基于得天独厚的资源,攀枝花创新提出“六度禀赋”(最适宜人生产生活的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方法论,并陆续推出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康养度假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实现从资源变产品的价值闭环。
7月25日,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指出,要全面增强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服务支撑。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文旅康养消费促进行动,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文旅康养服务消费体验。
从老地方到新场景,共富路上花正艳
今年“五一”期间,攀枝花动物园内,“攀豹豹”被任命为攀枝花文旅荣誉局长,与“芒芒熊”等一起在当月迎客近10万人次,营收同比增长73.95%。原来,“攀豹豹”因“发福”的憨态,意外撞脸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豹警官”,迅速在短视频平台爆红。当地文旅系统因势利导,为“攀豹豹”加官晋级,使其成为攀枝花文旅IP重要形象之一。
走进位于仁和区的彝族聚居地迤沙拉村,红墙青瓦、古宅俨然,彝族传统民居、江南水乡特色以及独具特色的俚颇民俗文化让这里别具魅力。非遗技艺、民俗文化和建筑风格,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迤沙拉村。数据显示,迤沙拉历史文化景区接待游客量从2023年的27.5万人次提高到2024年的69.4万人次,带动10余户村民就地创业,100名村民就地就业,村民增收超500万元。
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明确:到2027年,全市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康养融合产品更加丰富,文旅康养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210亿元、300亿元。到2030年,攀枝花文旅康养品牌知名度、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要把文旅康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锚定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依托‘大山、大水、大峡谷’立体资源和‘六度禀赋’核心优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攀枝花路径,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注入强劲动力,让中外游客在阳光花城收获独特而美好的旅行记忆。”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亚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