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由杭州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越剧《富春长歌》,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入选展演优秀剧目,在上海宛平剧院惊艳亮相。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舞台一楼及二楼观众席全部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戏迷、上海文艺界专家、上海众多著名高等院校师生共同观摩演出。伴随着剧情发展,现场不时掌声雷动,演出结束后观众追随台前,纷纷表达对《富春长歌》这部剧目的喜爱赞叹。
越剧《富春长歌》取材自有着“画中兰亭”美誉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公元1350年,年至耄耋的元代文人画家黄公望,以浙江富阳富春江两岸山水为摹写对象,以水墨技法历时多年而绘制完成这一纸本水墨长卷。
《富春长歌》便聚焦成就这一千古长卷的心路历程。剧中的黄公望,少年得意白马轻裘,却因错信奸恶而身陷囹圄、仕途无望。虽得为师长赵孟頫所救,然痛失挚爱江忆侬的他困顿至极。百般绝望中,黄公望循师指点,决定归入富春江畔山水之间,从此开始十余年淡然一笔画尽江湖的游历人生。时至暮年,他与好友郑樗再逢富春江畔,于真于幻之间,仿佛又见故人江忆侬、师长赵孟頫。回首半生,友情、爱情、师徒情,画意、爱意、真情意……平生悲欢填入八旬耄耋老人胸臆,终于付与一笔水墨成就丹青,《富春山居图》画成。
当文人诗意与江南山水、吴音越韵相融,《富春长歌》对越剧的抒情性、歌舞性、写意性等艺术特色进行了全面呈现。剧目整体基调浪漫唯美、诗意空灵,将富春山水元素贯穿全剧,既有情感抒发,亦有留白之境,实现了“剧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韵越剧审美品格。特别是最后一场“入画”,总导演翁国生率领主创团队巧妙地把《富春山居图》残卷“剩山图”的画面,全景式展现在舞台上,有崇山峻岭间的、有盈盈江水间的、有瓢泼大雨中的、有漫天白雪中的………一幅幅巧妙隐现、叠化、变幻的多媒体动态投影画面,配合着演员们载歌载舞的表演,展现出一代画师黄公望在富春江春夏秋冬四季中艰苦忘我地寻觅、写生、涂绘、泼墨………
“一支枯笔,几度起落。绘悲欢,画离合,浮生须臾,山水朗阔”,伴随着动情又富有哲思的主题曲回响,全体主创在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谢幕。
此外,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等众多著名高校的师生共同欣赏了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进行了热烈交流。复旦大学学子们表示:“《富春长歌》以戏剧的形态来演绎绘画、历史,全剧的剧本、舞美、唱腔、表演等皆精美动人,这样创新的形式,开拓了戏剧创作的新空间,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启发!”
越剧《富春长歌》既是一幅舞台型的山水画卷,又是一幅山水画背后的历史人物图卷,更是一幅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的历史长卷。杭州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院长汪华儿表达,创排这部戏不仅是为了打造剧团的精品剧目,也是打造富阳地方文化品牌,助力文旅融合的一次努力尝试,未来剧院还将谋划打造实景版的《富春长歌》。
此次在上海成功亮相后,越剧《富春长歌》将继续打磨提升,力争在全国重要艺术节展演和各大城市巡演中,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