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ervice@wshct.com

文物瑰宝
“世纪回望——纪念祁英涛先生暨中国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文旅中国     2023-12-15 11:16:33     【字体: 】    

12月14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世纪回望——纪念祁英涛先生暨中国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座谈会,以祁英涛先生主持参与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为线索,展示、总结这一时期我国的古建筑保护思想与实践,探讨中国古建筑保护事业发展之路。会议邀请了原中国文物研究所(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所长黄克忠、原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主任陈国莹、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等30余位古建筑保护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祁英涛先生的亲属代表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创制立规、树立保护理念、探索修缮实践。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原旧都(及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基础上,历经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古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古文献研究室等阶段逐步发展至今,涌现了一批文物保护领域的领军人才与技术骨干,特别是古建筑领域,以祁英涛先生为代表的一代文保专家,尽管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差,学术研究条件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但仍旧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了一条中国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建筑领域带头人,祁英涛曾主持永乐宫、南禅寺大殿、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在工作中,他延续营造学社调研的传统,对古建筑形制注重考察、研究,同时也关注重要文献的搜集整理;他注重记录,擅长总结,精于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探讨文物保护原则和理念,著有《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养与维修》《怎样鉴定古建筑》《中国古代壁画的揭取与修复》等,真实记录了中国古建筑保护发展历程,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祁英涛极为重视人才培养,多次开办古建训练班并教授重点课程,赴全国各地讲座,尽心授课和指导工作,为全国文物古建筑保护战线培养大批骨干精英。

为配合此次座谈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举办“世纪回望:纪念祁英涛先生暨中国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专题展览,以追念前贤,回顾和缅怀祁英涛的生平事迹,继承和弘扬以祁英涛为代表的老一辈古建人潜精研思、术业精专的学者精神,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报国情怀,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高尚情操和扶植青年的育人风范,总结中国文物保护的历史经验,面向新时代,展望新征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表示,祁英涛是我国古建筑保护工程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是营造学社建筑遗产保护的传灯人,是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卓越代表,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建筑领域带头人,更是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学习楷模。期待年青一代秉承以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古建人潜精研思、术业精专、勇于创新的学者精神,并从文物保护法制体系建设、联合协作、多学科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培养、文物保护资金投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活化利用等方面提出殷切希望。他表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愿与各单位强强联合,携手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以祁英涛先生为代表的前辈们的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理念为魂、制度为骨、工程为血,希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各古建保护力量携手搭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构建具有文物特色、符合文物实际的文物保护理论体系、制度体系等,助力文物延年益寿。

30余位古建筑行业的老专家、学者等,重点围绕祁英涛先生相关事迹,聚焦我国古建筑保护领域成就与发展进行了交流分享。专家们纷纷表达了对祁英涛先生专业能力、个人素养的高度认可与评价。同时提到,古建筑保护工作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起步点,以祁英涛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专家学者从中国古建筑保护为切入点,探索形成了中国文物保护基本理念与方法,希望当代文保人沿着老先生们古建筑保护探索之路,聚焦文物保护重点问题,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深入总结凝练、开创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路径。

本次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故宫博物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敦煌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协办。

(图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扫码访问本页
分享到: